拔河世锦赛中国夺两金 原来拔河运动员身材这么好!

9304

另外7个级别的冠军相继产生。其中,中国台北队包揽女子540公斤级、U23男子600公斤级和U23女子500公斤级三顶桂冠,成为最大赢家;苏格兰拿下男子640公斤级、男子680公斤级级金牌;爱尔兰、荷兰瓜分了男子560公斤级、男子600公斤级冠军。

拔河其实能练体型

对于普通人来说,寻常生活中进行拔河对抗时,体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胜利也往往属于“吨位”更大的一方。

但在更加专业的竞技舞台,技术显得更加重要。

拔河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大类。室内赛事在防滑垫制作的赛道上进行,穿平底拔河鞋。室外赛事则是在草地上进行,穿钉鞋进行比赛。

正式的比赛中,对抗双方各派出8名队员参加。由于有全队总体重公斤级的限制,因此不会出现一方体重明显占优的情况。

排在队伍最前面的被称为“头绳”,通常是队中技术和心理素质最好的选手,而最后一位则往往是体重最大的队员,用来稳定整个队伍,也被叫做“锚人”。

和人们心中固有的拔河大力士不同,竞技拔河运动员的身材其实很好。

“练拔河的人肌肉线条肯定好,训练比赛的时候都是在用力拉伸。胸部上挺,腰部要向下用力,女孩子练多了前凸后翘,体型很明显的。”衢州巨化拔河队教练姚严实在接受《钱江晚报》采访时说。

“拔河要练力量、耐力,同时对柔韧性也有要求。因为对腿部力量和腰部力量要求比较高,全身的肌肉基本都能得到锻炼。就这样不知不觉把体型练出来了。”

比赛当中,队员之间的默契也尤为重要,只有全队踩准同样的节奏,才能把力量拧成一股绳,稍有破绽,就可能被对手抓住机会“击溃”。

当然,队员自己的技术也同样不可或缺,比如要重心向后倒,同时立腰挺胸,保证呼吸顺畅和力量最大化,等等。

拔河国家级教练徐文俊在接受采访时说,“拔河比赛肯定是以防守为主进攻为辅,比赛首先要看对方,对方八个人只要有一个人动作变形,那机会就来了。”

茧子厚了就用刀削掉

相比荷兰、英国等有长久拔河传统的国家,中国竞技拔河可以说还只是一个“新人”。欧洲一些国家从事这项运动的历史已经有三四十年甚至更多。

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在世界赛场上夺得奖牌甚至金牌的队伍,靠的正是中国选手们的刻苦练习。

2010年世锦赛首获金牌,代表中国出战的鞍钢女子拔河队就是在当地体协和鞍钢的支持下,几乎每天都进行练习,临近比赛更是全脱产备战。

教练阎士安则在当时接受《中国体育报》采访时说,队伍进行的堪称“魔鬼式训练”。

姑娘们每天要往返拉动一吨多重的铁板,手上茧子厚了就用刀削掉。有时手被磨破了流血,还是在坚持练习。

而在今年世锦赛上代表中国出战男子项目的浙江衢州巨化拔河队,平日的训练条件也有些“简陋”。拔河机等一些训练设备都是队员自己做的,身为厂内员工的他们也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。

据《钱江晚报》报道,衢州巨化拔河队的拔河机是厂里自己做的,铁架、滑轮、铁片(类似变换重量的杠铃片),也是自己加工。而训练用的绳子,从国外进口一根就将近五千元。

竞技拔河急需推广

曾经,拔河也是奥运会的正式项目之一。1900到1920年,连续6届奥运会都有拔河的身影。

但后来因为条件和规则争议等原因,拔河离开了奥运舞台。

不过,虽然不再是奥运项目,拔河依然拥有许多粉丝。1960年国际拔河联合会宣告成立,首届世锦赛则在1975年就成功举办。

本届在徐州举行的室内世锦赛期间,国际拔联代理主席皮特·戴尔也表达了期待重回奥运的梦想,希望拔河能够在奥运会上回归其应有的地位。

在中国,拔河传统也早已有之。

据学者介绍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。不过其形式和如今的竞技拔河有所不同。

但在2015年,拔河却被韩国、越南、柬埔寨、菲律宾四国联合申遗成功。在中国,这项运动的“流行度”相比往日也有所下滑。

衢州市拔河协会会长王昱在接受《钱江晚报》采访时表示,“前些年,国内拔河开展得比较好的俱乐部主要在北方。”

“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这项大工业时代风靡全国的运动在北方企业里规模也在缩小。”他表示,要人们了解、接触这项运动,还有待更多的推广和介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