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会心疼小朋友练得太辛苦,而不得不在中途选择放弃。当雷声对妈妈说自己不想练习击剑的时候,妈妈对他说:“好啊,那咱们回去继续练游泳。”并不是雷声的妈妈比其他人狠心,而是她明白自己孩子是有天赋的。
一想到如果回去练游泳的话,还要忍受被冻着的难受,雷声抱着宁愿累点也不想被冻的心态,选择继续练习击剑。十个月枯燥乏味的基础练习结束后,他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把花剑,也开始书写起属于自己的历史。
2000年,16岁的雷声在电视机前看到,“老三剑客”参加悉尼奥运会的转播,那个时候他心里就埋下了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种子,而后来他真的做到了。
从世界第一到奥运冠军
优秀运动员的胜负心都特别重,正因为特别想打好,才不得不逼迫自己平时拼命努力得尽兴训练。冠军只有一个,但是不可能每次都是同一个人。在雷声开始步入国际大赛的头几年时间里,他的心态也是如此。
1998年,雷声获得了广东省运会的少年组冠军。17岁时,他正式入选了广东省击剑队,仅用一年就更进一步,升上了国家队。2006年的葡萄牙世界杯上,雷声接连击败了三位意大利选手,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国际大赛个人赛冠军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,是雷声第一次代表中国登上奥运舞台,心气很高的他却在8进4的比赛中,就早早地被淘汰出局。而且那场比赛战胜他的对手,最终也摘得了男子花剑金牌。这件事对于雷声的冲击力相当大,直接让他刚刚起步的职业生涯陷入了低谷。
众所周知,奥运会四年一个周期。对于许多项目的运动员来说,运动生涯都是极为短暂且宝贵的。错过一届奥运会后,很难讲在下一个奥运周期里将会遇到什么挑战,未来真的很未知。北京奥运会后,雷声的训练不像之前那么有拼劲,一切都失去了动力。在世界级的比赛中,也几乎没有什么表现。
低迷的状态让雷声想换一种方式提高,于是在2009年,他选择进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深造。的确,那时天天将精力全都花费在击剑训练上的雷声,收获的全是痛苦的结果,是时候换个思路解决问题了。
暂时放下击剑的雷声,全身心融入到大学校园中。在和同学们的相处过程中,他慢慢放下了自己的输赢心。可放下输赢心并不意味着不再向往冠军,只不过是不再把每场比赛的输赢看得像往常那样重要。他也逐渐想通了,在比赛中把自己的实力展示出来,享受比赛是最重要的。
“自己获得自己内心的认可,比获得外界对自己的认可更重要。”带着这样冷静的心态,雷声再次回到了赛场。事实证明,这一段时间的离开和思考是值得的。他变得比之前更加成熟,也更加强大。
2010年,雷声通过自己的努力,打到了男子花剑项目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。同年的击剑世锦赛,他先是获得了个人赛亚军,又在团体赛中与队友黄良财、朱俊一起夺取金牌,这也是中国首次在世界大赛上赢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。2012年,雷声获得了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,实现了中国男子花剑奥运金牌零的突破。
家庭事业双丰收,在出生地为运动生涯收官
伦敦奥运会后,雷声已是将近30岁的老将,难免受到伤病的困扰,他选择了重回校园,先是在北大本科毕业。也是在这一年,雷声与相恋7年的女友——广东省击剑队队员周雪步入婚姻殿堂。2014年,他进入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,就读MBA。一年后,他又迎来了儿子雷晨悦的降生。
2016年里约奥运会,家庭学业双丰收的雷声,决定为了国家荣誉再拼一把,这也是他作为运动员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。在这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,他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,这也是击剑运动员第一次担任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旗手。
不过对雷声来说,这已经不是他的旗手初体验了。早在2013年全运会和2014年亚运会上,身高1米93、面相白净英俊的雷声,就分别担任了广东代表团和中国代表团的旗手。这是一份荣耀,同时也是对雷声所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。但遗憾的是,作为奥运会卫冕冠军的他,未能再一次走到最后。
2017年全运会,是雷声参加的最后一次正式大赛了。代表广东队出征的他,回到了出生地天津。这里就像是他的一块福地,他最终跟随广东队获得了男子花剑团体赛金牌。随后,他便低调退役,告别了运动员生涯。
后记
的确,竞技体育运动员走的是一条金字塔的路线,人才选拔机制使得很多人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被淘汰,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走到顶峰。能够作为一名运动员站到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,已经是一件足够伟大的成就。
如今,退役之后的雷声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,现任国家击剑队女子花剑项目主教练。他的身上又被赋予了另外一层使命,希望他能够为中国击剑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